Saturday, October 26, 2019

想贏,但不怕輸

最近,回了中學母校打球,踏入多年未曾入過的更衣室,過往的在球場上的回億便開始湧現。記得以前在校時,自己本身也是一個比較內斂的人,加上個人自小便自信欠奉,每次上場都畏首畏尾,什至練習也怕表現不好,會因此而被責罵,心中最怕的就是成了豬隊友,連累隊友。所以每次比賽都會畏首畏尾、誠惶誠恐,心想自己即使貢獻不大,也不可成為負累,不求有功但求無過,如此綁手綁腳底下,球技和心態都很難進步。

你想贏嗎?
當時,教練及師兄有見及此,便道出一句"你想贏嗎?如果是,就不要怕輸。"我心裡立時的反應是,比賽當然是想贏,試問誰會想輸呢?那時的我看來還未有很瞭解自己。相信你都會發現我的問題所在。我的問題正是心底對勝利的渴望不夠,未上場就要怕自己表現不濟,會成爲負累,場上說做的並不是為了贏,是為了不要因爲我而輸球。坦白説,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至今還時不時會出現。但我相信現時社會有不少人都有這種心態。你看看現在大學生畢業最想找的工作是什麽?我相信十不離九都是公務員。當然,有些人是有熱誠,但更多的是求一份穩定的工作,有穩定的薪水,外面無數的機會都視若無睹。這樣子日後成家立室就會有基礎了。他們不少人都抱著打一輩子政府工的心態,以過穩定的生活。他們想贏嗎?我這裏贏的定義不是要功成利就,而是一些目標或理想。很顯然,他們沒有,有的只是想安定家庭。安定家庭不是不可,但行行出狀元,你肯在你理想的領域下功夫,得到的工資不一定比公務員少呀。不求在有興趣的行業追求成就,而妥協選擇在公務員安舒區裡領取穩定薪水,正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表現。

你怕輸嗎?
身邊有大學同學在大學二年級時,申請退學了。他原本讀藥劑,雖然行業飽和,但如有機會進到醫管局當藥劑師,薪金連津貼可高達五萬,私家醫院會更高,這薪金對剛畢業的大學生算是很不錯了。但他當時曾因夢想與學科不一致,導致失眠數天,最終,毅然退學,隨後報讀了國際科研,以追尋他的科學家夢想。我問他,“如果你追夢失敗了,你會後悔嗎?”
他堅定回答我說:"其實,我從退學那刻起,我就有了做一輩子普通文員的心理準備,我努力過,若果失敗,我就會接受結果。”很顯然,他並不怕輸。

三年后的今天,他告訴我,他準備向美國的名校報博士了。
而且在傾談過程中,我透露我其實也對藥劑沒有什麽熱誠,他反問到:"你人生中有非做不可的事嗎?“

我征了一征,不知該如何回答。

你人生中有非做不可的事嗎?
你想贏,但又不怕輸嗎?


Wednesday, October 23, 2019

金石良言

在政治事件下,港股市場動蕩不已,不少人手上股票市值都蒸發了不少,同時,心理上也要承受一定的壓力。

心理狀態
在這反反覆覆的市場當中,投資者操作不斷,以求減少組合市值波動,有些更會在升降波幅中炒賣。可能是能力和性格問題,我並不懂得在這個市場氣氛底下操作,主要是以月供方式買入股票,以及耐心等待機會。
當自己帳面虧損時,滋味並不好受,令情況更糟的是,見他人的短線操作獲利不斷,便很模仿他人,但深知自己並不能夠緊貼市場,對技術分析更是零認識,所以很快打消念頭。
反思自己不安主要不是來自跌價,而是對一些前景不明、而且業務暫時受挫的股票的懷疑,雖然,已經限死買入金額,而且挑了負債低、現金充沛和現金流量高的公司,但也會因此而不安,主要是自己並不肯定其業務持續性。這可能是價值陷阱,股票雖便宜,而且沒什麼債務,但可能卻會因盈利能力減弱而減少其內在價值。另一邊廂,雖然,有些股票的股價也同樣跌了不少,但卻沒有構成很大心理壓力,主要是自己都確定其長遠發展能力,縱使增長速度可能會減弱。

金可良言

買入優質企業,然後長期持有。
這句話實在隱含極大智慧,不但賦予投資者力量去堅守策略,以安穩之心態穿越牛熊,這句話更像是為散戶度身訂造,因為你如果買入有一定護城河企業後,你並不需要盯公司盯得很緊,不是說你不用理會業績,而是只要留意其核心和長期的競爭優勢便可,並不用像一些基金經理或大行,自己整理行業銷售數據,其為下季度或下月營業額作出預測,從而作買賣投資決定,當中,所牽涉的數據和技巧並不是一般散戶能擁有。以汽車行業為例,長線投資散戶可以買入一家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企業(eg Tesla,BYD),然後坐等新能源汽車普及(當然,也要留意公司發展情況),享受股價上升的回報。而另一邊廂,有短線投資者卻會搜集汽車銷售數據,並作出下季度營業額預測,以做出現時買賣決定,姑匆論預測是否準確,這樣仔細分析所需要技巧、數據和時間不會是一名普通散戶有的。有些也許會參考大行報告,但不同大行也可能有不同預測。
以上金句,可謂既簡單又困難。簡單在於原則容易理解,困難在於優質的定義。
投資既易且難。

Wednesday, October 2, 2019

5年間,銀行戶口由$2.26美金到1.5百萬美金

financial freedom grant sabatier的圖片搜尋結果


1.失落的少年

"Financial Freedom" 的作者 Grant Sabatier 的在2010年8月份的一天被媽媽叫醒,這時已經是早上11時,也是一個剛失業的24歲美國青年覺醒的時候。他醒來想起身的第一件事就是他不堪入目的財政狀況,他毅然地用手機登入了自己的銀行帳戶,他驚訝地發現,他的儲蓄戶口在隨著他失業而不斷萎縮情況下,只剩下$2.26元。他並沒有因此意志消沉,而是大膽用手機截圖,並印出來以紀錄這"歷史性時刻"。

2.現實的殘酷
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間分析公司,由於工作地點較遠,為了準時上班,他每天得在4:50am起床,為了討好上司,即使工作環境空氣混濁、燈光刺眼,他也咬緊牙關做下去。縱使他很努力地工作,但在6個月後他依然被公司解僱,原因是他為公司賺得不夠多錢。而他這六個月的付出是回報是什麼?$15,500稅後工資、$12,000的信用卡欠債以及二十磅的脂肪!他之後在失業和兼職的狀態中徘徊,在經濟拮据的情況底下,既要還卡數又要交租,導致他患上了驚恐症。

3.蛻變的過程
由$2.26元到$1.5百萬美元資產,到底他經歷了什麼?

第一步——珍惜時間,金錢是無限的,而每人的時間卻是有限,不要為了生計而放棄追尋理想生活,要努力地讓錢為我們工作,以致我們不用為錢工作。

第二步——開拓不同收入來源,Grant鼓勵我們在做正職之餘,也抽些時間去做兼職,而這些兼職最好和我們的興趣和能力相符,因為這樣才能讓我們在身兼正職情況下,更有效率和動力去幹活。兼職範疇很闊,由放狗到設計網頁都有,除了興趣和能力外,我們也可以考慮兼職的潛在賺錢機會、擴大規模的潛力以及變成被動收入的潛力。挑好兼職會增加我們的收入來源,什至足以致富。

第三步——增加儲蓄率,年輕人各有自己儲蓄的習慣,Grant強調了儲蓄的重要,今天的一元可化作他日的幾元,儲得愈多錢,離財務自由的目標就會愈近。同時,他也強調儲蓄也要講平衡,可以多留意哪些東西對自己的性價比最高,哪些性價比較低,這樣便可作出理性消費。

第四步——盡早投資,儲蓄和投資都是如影相伴的,當我們做好儲蓄後,就要理智投資,以致我們可以滾存所得,在減少消費情況下,再將投資所得投資,利用複利威力將金錢滾大。

作者足足花了5年,不停重複以上步驟,終於達致財務自由。
4. 目標——財務自由?
其實,以上只是老生常談,但看見一個由$2.26元到$1.5百萬美元資產的勵志故事,仍然令人鼓舞。作者在最後談到財務自由不是為了賺更多錢,反而是讓我們不用更花心神地賺錢,因為不少人的人生並不只在於賺錢,有的想有多些時間陪伴家人,有的想服侍弱勢社羣,有的想環遊世界。所以財務自由重點不在於,而是在於自由。

財務自由對你來說又意味著什麼?你又有著什麼樣的目標?